【侨报记者刘结球12月5日报道】不久前结束的G20峰会上,中国才向世界宣告要继续保护知识产权。如今,中国正在兑现承诺,在这一领域迈出重要一步。4日,中国国家发改委等38个部委印发《关于对知识产权(专利)领域严重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将对严重失信行为进行联合惩戒,包括限制政府性资金支持,对政府性资金申请从严审核,限乘飞机火车,限买房或在一定范围的旅游、度假等消费行为。
限乘飞机、列车软卧等高消费行为
据中国国家发改委网站的消息,此次公布的备忘录中明确,中国将对重复专利侵权行为、不依法执行行为、专利代理严重违法行为、专利代理人资格证书挂靠行为、非正常行为和提供虚假文件行为6种知识产权(专利)领域严重失信进行联合惩戒。
值得注意的是38条惩戒措施,其中33条属于跨部门联合惩戒,包括限制政府性资金支持,或降低支持力度;依法限制其作为供应商参与政府采购活动;失信情况记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及互联网征信系统;依法对申请发行企业债券不予受理等。
另外,失信主体还将被限制购买不动产及国有产权交易,限制在一定范围的旅游、度假等。被法院按规定依法采取限制消费措施或依法纳入失信名单的,限乘飞机、列车软卧、G字头动车组列车、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以上座位等高消费行为。
对于中国境内的市场主体来说,该备忘录的出台意味着其将面临“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生存环境。
专设知识产权法院 保护工作推进迅速
知识产权保护涉及领域广泛,小到休闲娱乐、大到贸易往来。近几个月,中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保护已推进得尤为迅速。
不久前,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的一纸“删歌通知”才一起广泛讨论。该公告,要求中国境内各KTV终端生产管理商和卡拉OK经营者,删除或不再向消费者提供未经授权的6000多部音乐电视作品,其中不乏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热门曲目。
近日,中国警方销毁总值6亿元人民币的假冒运动鞋,涉及Vans、CONVERSE等美国品牌,这些假鞋来自于安徽蚌埠警方去年破获的中国迄今最大案值的假冒注册商标运动鞋系列案。涉案的大部分假鞋还通过广东、福建销售商销往东南亚及中东一些国家。
在司法领域,中国也专设了知识产权法院和知识产权法庭。中国最高法院12月3日开会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知识产权法庭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了知识产权法庭的机构性质、受案范围、诉讼程序、审判权力运行机制、程序衔接等内容。
加强保护、消除指责偏见 将贯穿未来开放进程中
近些年,中国制造业不断发展,与此同时,外界针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强制技术转让”、“盗窃商业秘密和科技成果”等指责时有发生。今年以来的贸易战更加快了中国从代工贴牌向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营销渠道建设的转型。之后,中国电商平台“拼多多”7月在美上市,再次引来外界有关“山寨”商品横行、中国“山寨”路线能走多远的讨论。
长期以来,中方以大量事实和数据说明一直在努力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中国领导人也曾在多个外交场合多次表态要保护知识产权,并逐步完善中国的专利制度。未来,中国还将继续主动扩大进口,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因此,加强保护、消除外界的误解与偏见,仍将贯穿其中。(完)